爱“面子”更重“里子”|石阡县扮靓和美家园创建文明卫生城市侧记
连日来,石阡县文明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指挥部组织该县城管、自然资源、交警、环卫、属地街道等部门联合组成专项整治工作小组走进居民小区、背街小巷,对区域内空地、小巷及休闲场所等区域进行集中清理整治,现场一派忙碌景象。
“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镇关乎大家的幸福感,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积极配合的事情。”在泉都街道龙凤新村,该村党支部书记杨海波介绍,通过参与政府组织的环境集中整治后,大家的自觉保护意识大大得到了提高,区域环境也实现了巨大的转变。
龙凤新村位于石阡泉都街道南端,毗邻五方国际小区,处于城区边远地带,是典型的城郊结合部村落,过去因区域内环境卫生和保洁缺乏专人负责,居民杂物乱堆乱放,严重影响着村容村貌和群众生活质量。
【资料图】
“集中整治为先,常态化治理为本,使得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喜人成效。”杨海波表示,往后将持续加强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镇宣传力度,积极引导辖区居民落实门前“三包责任”,依照村规民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一起建立长效机制共同打造宜居乡村。
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镇是城市文明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城市精细化管理提高的必由结果,还是提高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的重要举措。
今年以来,石阡县把文明卫生城市创建工作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持续深入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初心理念,加快创建国家卫生县、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增强石阡县的对内凝聚力、对外吸引力,点燃发展新引擎、共筑美好新生活。
文明始于心,创建践于行。通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爱国卫生活动月”“环境保护日”等活动,石阡县倡导全民共建共享,并通过入户宣传、发放应知应会知识读本等方式,加强宣传引导力度形成良好的创建氛围。
不仅如此,石阡县还利用应急广播、公交车、围栏围挡、商铺的LED显示屏等,多渠道、全方位传播文明卫生知识,并在广播、微信等平台开设“曝光台”,加大不文明行为曝光力度,多形式提升全民素质,增强全民文明意识。
市容市貌是社会文明的“窗口”,更是对外展示的“名片”。石阡县通过新建停车场、修缮健康步道、开展人行天桥建设项目、新建农贸市场等举措,着力打造“温泉之城·长寿石阡”品牌,实现保护绿色生态与发展绿色经济的有机结合,让群众生活更方便、舒心、美好。
同时,还通过实施棚户区建设和美新城市区改造848户、新开工老旧小区改造5个,新增城镇地下管网10公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8.1%……使得县城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乡人居环境质量实现不断增进。
标准不降,力度不减。以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石阡”活动为主旋律,今年石阡县先后制定印发《石阡县“文明在行动·满意在石阡”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和规章制度,并成立石阡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石阡县文明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指挥部及督查督导组,形成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创建工作格局。
另外,石阡县还聚焦国家卫生城镇复评、省级文明城市复核和“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考评等重点工作,按照省、市“十大”专项行动,“四整治”“四提升”和“六心行动”“五大创建”行动要求部署,以片区为单位,积极组织街道、村(社区)干部居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形成干群携手共治的良好氛围。
“文明实践永无止境,文明创建久久为功。”石阡县创建办主任陈进表示,往后将不断巩固提升文明卫生城市创建成果,乘势而上,以更文明整洁的生活环境、更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更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为县城添彩、为百姓造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勇
编辑 陈阳
二审 杨聪
三审 朱邪
标签: